招生咨询
信息公告
首页 > 信息公告 > 微吉动 微吉动

我院2014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太火了

时间 : 2013-11-27 14:13:39 发布者 : 吉林动画学院-招生办 浏览 :

  

喜事  校企一个平台  就业无缝对接

喜讯  2014届毕业生2400余人,共邀请230余家单位提供3200多个岗位

          场外冰雪袭人,场内暖意融融。11月16日,吉林动画学院2014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学院图书馆隆重举行。图书馆辟出三个楼层,设置了4个展区,全国230余家用人单位携3200多个岗位,亲临吉林动画学院现场招贤纳才。

\
                                 2014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开幕式由 院办主任金先军主持 

 

\

                                                               常务副院长于庚蒲接受记者采访


        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吉林省广告协会会长刘景平,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书记范志杰,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处处长徐俊波,智联招聘长春分公司总经理王科,吉林省广告协会秘书长刘丽出席供需见面会活动
        吉林动画学院常务副院长于庚蒲,吉林动画学院副院长朱莉,吉林动画学院副院长岳学军,吉林动画学院副院长王英,吉林动画学院副院长张砚为,吉林动画学院院长助理王首民出席供需见面会活动。

\

                                                                                   学院领导
 

        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书记范志杰欣喜地讲话:“吉林动画学院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鲜明,专业设置贴近市场需求,就业措施得力,毕业生专业水平较高,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学生就业工作一直走在吉林省的前列。他希望吉林动画学院以供需见面会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充分保障毕业生就业。”
        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吉林省广告协会会长刘景平发表了讲话,他高度评价了吉林动画学院的就业工作:“我们连续三年联合举办的应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使更多企业有针对性地遴选人才,这种有效的就业途径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好评”。
        用人单位代表天津市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制作总监郝博讲话,他感慨万千:“我是母校2002级动画专业的毕业生。能以招聘单位的身份参加供需见面会,真为母校自豪。‘青青树’连续多年在吉林动画学院选聘毕业生,公司已有 30 %员工毕业于吉林动画学院,有的已经成为公司总监、项目组长他们美术基础比较扎实,与岗位需求贴合度高,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

                                                                            火爆的招聘现场


        我院常务副院长于庚蒲热情洋溢地致辞:“学院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家文化产业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发挥各分院、各专业特色和优势,搭建了动漫、游戏、舞台剧创作、广告、设计、影视戏剧、传媒等学研产平台。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形成教学与产业、学院与市场新的对接模式,让教师和高年纪学生参与创作、研发,培养和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创意思维、创新能力、设计制作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企业管理能力,推动“学研产”一体化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今年,将有2446名优秀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来自全国30个省市,涵盖动画、绘画、数字媒体艺术、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摄影、文化产业管理等13个专业。学院四年的精心培养,他们具备了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我相信能充分满足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供需见面会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搭建一个广阔的就业平台,邀请到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福建、黑龙江、辽宁等省市的230余家用人单位,包括天津市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天润安鼎动画有限公、完美世界(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大连金山互动娱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网易公司、北京倍飞国际视觉艺术交流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提供的人才需求涵盖学院所有专业与方向。
        “动漫、游戏”、“传媒、影戏”、“设计、广告、文管区”、“委托招聘区”4个展区,人头攒动,前来应聘的学生水泄不通。为了让毕业生进一步掌握就业、择业与创业的相关信息,学院对用人单位的资质和招聘信息的真实性,信息采集和发布的规范性,都做了严格的把关。
        供需见面会上,一大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初步的工作协议,学院将进行跟踪服务。对于潜在的就业“双困”毕业生,学院将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努力促使“双困”毕业生都能够顺利就业。